浪潮之巅(读书笔记)

笔记本导出

浪潮之巅

Author:Demon


前言 有幸见证历史

标注(黄色) - 位置 98

虽然对于一个公司来讲,赶上一次浪潮不能保证它长盛不衰;但是,对于一个人来讲,一生赶上这样的一次浪潮就足够了。

标注(黄色) - 位置 113

了解过去和现在,熟悉科技产业的发展规律,培养正确的做事方法,适应未来的变化和挑战。

第一章 帝国的余辉:AT&T公司

标注(黄色) - 2 几度繁荣 > 位置 229

1913年,根据司法部的金斯堡( Kingsburg)协议 , AT& T不得不收敛一下它的扩张。 1925年,它甚至将加拿大的电信业务分离,专注于美国市场。分离出的公司就是后来加拿大最大的公司北方电信( Northern Telecom,简称北电)。这次收缩歪打正着,使它成功地在 1929—1933年的大萧条中存活下来。可以想象,如果当初 AT& T的摊子铺得太大,则躲过经济危机的可能性会小得多。

标注(黄色) - 2 几度繁荣 > 位置 238

我在 Google总部曾接待了很多中国政府的领导干部,他们都关心为什么美国小公司能很快成为跨国公司,我认为其中一个原因是反垄断法逼着公司追求技术进步。当一家公司开始垄断一个行业时,它会更多地倾向于利用自己的垄断资源,而不是靠技术进步获得更多的利润,毕竟前者比后者容易得多。

标注(黄色) - 3 利令智昏 > 位置 309

短线投资者发现最快的挣钱方法不是把一家企业搞好,而是炒作和包装上市。

第二章 蓝色巨人:IBM公司

标注(黄色) - 2 领导电子技术革命的浪潮 > 位置 514

在美国从来没有过国王,美国人也不允许在一个商业领域出现国王。

标注(黄色) - 3 错过全球信息化的大潮 > 位置 526

不过从后来的统计结果看,硅谷诞生于车库的伟大公司并不多,更多的则是从原有公司和科研机构中直接分离出来的。这样,诞生于车库的苹果几乎成了诠释车库文化唯一的例证。

标注(黄色) - 3 错过全球信息化的大潮 > 位置 567

盖茨看到了机会,他空手套白狼,用 7. 5万美元买来磁盘操作系统( DOS),转手卖给了 IBM。盖茨的聪明之处在于,他没有让 IBM买断 DOS,而是从每台 IBM PC中收一笔不太起眼的版权费。而目, IBM和微软签的协议有个很小的漏洞,没有指明微软是否可以将 DOS再卖给别人。

标注(黄色) - 3 错过全球信息化的大潮 > 位置 576

盖茨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一方面和 IBM合作开发 OS/ 2,挣了一点短期的钱;另一方面下大力气开发视窗操作系统( Windows)。当视窗 3. 1推出时,微软帝国也就形成了。十几年后,硅谷一位最成功的 CEO䶶,凡是和微软合作的公司,最后都没有好结果。 IBM也许是其中第一个吃亏的。

标注(黄色) - 4 他也是做(芯)片的 > 位置 588

在英语中,计算机的芯片和薯片是一个词一一 chip,因此,大家就开他的玩笑说,他也是做(芯)片的,但做的是薯片( He also made chips, but potato chips.)。这句原先是嘲笑他的话,以后成为他传奇的象征。

标注(黄色) - 4 他也是做(芯)片的 > 位置 591

IBM长期处于计算机产业的垄断地位,从上到下都习惯了高福利的舒适环境。机构庞大,人浮于事的官僚主义滋生,内耗严重,总之,繁荣的背后危机四伏。

标注(黄色) - 4 他也是做(芯)片的 > 位置 594

IBM内部曾流传过这么一个故事:要把一个纸箱从二楼搬到三楼,需要多长时间?这件本来几分钟就能办成的事,在 IBM却往往需要几个月。原因是,要搬动一个箱子,你要先打报告,然后经过层层审批;审批后,审批报告再层层向下转达,最后交给 IBM签约的搬运公司。在搬运公司的任务单上,上个月的任务可能还没有完成呢,现在提交的任务单一个月以后能完成就不错了。这样,搬动一个纸箱花几个月时间一点也不奇怪。

标注(黄色) - 6 内部的优胜劣汰 > 位置 740

管理、市场和研发的费用太高,占了总收人的 27%。 IBM在财务上,是将全公司的这些费用平摊到各个部门, IBM除 PC业务以外的其他部门,毛利润均在 40%以上,扣除非生产性成本,还充分盈利。但是, PC业务就变成亏损的了。 IBM很难扭转 PC业务的亏损局面,是因为整个公司盈利太好,从上到下都没有精打细算的习惯。

标注(黄色) - 结束语 > 位置 802

IBM百年来在历次技术革命中得以生存和发展,自有其生存之道。它在技术上不断开拓和发展,以领导和跟随技术潮流;在经营上,死死守住自己核心的政府、军队、企事业部门的市场,对进人新的市场非常谨慎。

第三章 “八叛徒”与硅谷

标注(黄色) - 结束语 > 位置 1153

通常一种革命性新技术的出现,会导致一家巨无霸企业的诞生,这对一个地区来讲既是好事也是潜在的风险,因为一棵参天大树可以带来荫凉,但同时也会让它阴影之下的植物无法生长。

第四章 科技产业的时尚品牌:苹果公司

标注(黄色) - 5 i十年 > 位置 1435

公平地讲,现在苹果的每一款产品都非它的原创:在 iPod出现以前, MP3播放器已经“烂大街”了, iPhone也不是第一款智能手机,类似 iPad的平板电脑微软以前也做过,虽然不成功。但是,苹果把每一款产品做到了极致,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乔布斯达到了一个将技术和艺术结合得炉火纯青的境界,而至今世界上没有第二个人能够做到这一点。

标注(黄色) - 6 乔布斯和盛田昭夫 > 位置 1449

当年明月在他的畅销历史读物《明朝那些事儿》中将皇帝分为“好皇帝、好人”“好皇帝、坏人”“坏皇帝、好人”和“坏皇帝、坏人”四种。乔布斯易然不是皇帝,考虑到他在很多人心中的地位比皇帝高多了,我们也不妨这么划分。他是一个能干的传奇人物,但算不上好人。

标注(黄色) - 6 乔布斯和盛田昭夫 > 位置 1489

在乔布斯做的大多数“改变世界”的事情中,原创并非他自己,但是拿着魔术棒“点石成金”的人却是他。如果我们承认乔布斯的创作力,那么创新就远不止是原创,而更多的是发现价值,点石成金。

标注(黄色) - 6 乔布斯和盛田昭夫 > 位置 1501

如果用一个词概括作为 IT行业领袖的乔布斯,那应该就是魔术师,他有化平凡(如果不是腐朽)为神奇的本领。但在这个本领的背后,是几十年的专注和努力,以及对品质的追求。

第五章 信息产业的生态链

标注(黄色) - 1摩尔定律 > 位置 1635

IT行业硬件的成本主要是制造设备的成本和研发成本。

标注(黄色) - 2安迪–比尔定律 > 位置 1677

IT界把它总结成安迪–比尔定律,它的原话是“比尔要拿走安迪所给的( What Andy gives, Bill takes away.)。”

标注(黄色) - 2安迪–比尔定律 > 位置 1681

在过去的 40多年里,英特尔处理器的处理速度每 18个月翻一番,计算机内存和硬盘的容量则以更快的速度增长。但是,微软的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却越来越慢,也越做越大。所以,现在的计算机虽然比 10年前快了 100倍,软件的运行速度感觉上还是和以前差不多。而目,过去整个视窗操作系统的大小不过十几兆字节,现在则要几千兆字节,应用软件也是如此。虽然新的软件功能比以前的版本强了一些,但是,增加的功能绝对不是与其大小成比例的。

标注(黄色) - 2安迪–比尔定律 > 位置 1702

虽然用户很是反感新的软件把硬件提升所带来的好处几乎全部用光了,但是在 IT领域,各个硬件厂商恰恰是靠软件开发商用光自己提供的硬件资源得以生存的。

标注(黄色) - 2安迪–比尔定律 > 位置 1714

综上可以看出,个人电脑工业的整个生态链是这样的:以微软为首的软件开发商吃掉硬件提升带来的全部好处,迫倬用户更新机器,让惠普和戴尔等公司受益,而这些 PC厂商再向英特尔等半导体公司订购新的芯片,同时向希捷等外设厂商购买新的外设。在这中间,各家的利润先后得到相应的提升,股价也随着增长。各个硬件半导体和外设公司再将利润投入研发,按照摩尔定律预定的速度,提升硬件性能,为微软下一步更新软件、吃掉硬件性能做准备。华尔街的投资者都知道,如果微软的开发速度比预期的慢,软件的业绩不好,那么就一定不能买英特尔等公司的股票了。

标注(黄色) - 3 反摩尔定律 > 位置 1792

每一种技术,过不了多少年,量变的潜力就会被挖掘光,这时就必须要有革命性的创造发明诞生。

第六章 奔腾的芯:英特尔公司

标注(黄色) - 2 英特尔与摩托罗拉之战 > 位置 1913

几年前,美国历史频道( History Channel)在节目中评论了中日甲午战争。美国的历史学家认为,这是两个不同时代军队之间的战争,易然双方武器相差不多,战争的结果不会有任何悬念,因为处在专制的农业时代后期的军队很难打赢一支新兴的工业化国家的军队。英特尔和摩托罗拉之间的竞争也是如此。

标注(黄色) - 2 英特尔与摩托罗拉之战 > 位置 1929

英特尔在每一代处理器的研发过程中,都集中了大量的人力和资金,每一次都是只能成功不能失败。这就像一把散线和一股绳,散线很容易被绳扯断。

标注(黄色) - 4 英特尔和AMD的关系 > 位置 2026

柳宗元在他的“敌戒”一文中指出,“秦有六国,兢兢以强;六国既除,訑訑乃亡”。

第七章 IT领域的罗马帝国:微软公司

标注(黄色) - 1 双雄会 > 位置 2152

毫无疑问,乔布斯不经意的错误等于告诉了盖茨今后个人电脑操作系统的发展方向。

标注(黄色) - 1 双雄会 > 位置 2168

易然说条条道路通罗马,但是成为罗马帝国的路只有一条,就看谁能找对了。

标注(黄色) - 1 双雄会 > 位置 2170

在技术嗅觉和产品设计上,乔布斯好于盖茨,但是,在商业眼光和经营上,盖茨要强于乔布斯。

标注(黄色) - 3 人民战争 > 位置 2228

即使在软件方面,苹果也在操作系统上领先微软整整一代。但是,领先的苹果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一一走封闭式道路和纯技术路线。

标注(黄色) - 3 人民战争 > 位置 2230

在微软之前,软件是不能直接挣钱的,因为软件都是在卖硬件时送给用户的。这样,软件的价值必须通过硬件销售才能体现出来,也许是出于这种考虑,苹果始终坚持软件硬件一起卖。苹果拒绝开放麦金托什计算机技术的结果,客观上把所有想从个人电脑市场分一杯羹的兼容机厂商推给了 IBM和微软。

标注(黄色) - 3 人民战争 > 位置 2247

苹果另外一个不容忽视的失误就是兼容性。苹果的产品和其他 PC不兼容就不用说了,就是它自己内部也不兼容。苹果的麦金托什和早期的苹果机在硬件和操作系统上不兼容,当然可以认为早期的苹果机比麦金托什落后很多而后者不必考虑兼容问题。但是不同时期的麦金托什之间(比如采用 PowerPC处理器的和早年采用摩托罗拉 68030处理器的)也不互相兼容。这样就不仅使软件开发商无所适从,而目用户也得一遍遍花钱购买新的软件(至今苹果电脑的软件都比 IBM PC的软件贵得多)。

标注(黄色) - 5 当世拿破仑 > 位置 2383

美国不鼓励从父辈继承巨额遗产不劳而获的做法,因此美国的遗产税高得吓人。易然遗产税率时高时低,但大致在 45%,而在华盛顿州,因为没有州一级的收人税,为了保证州政府税收,它额外征收高达 20%的州遗产税。也就是说,如果盖茨将财富直接传给孩子,交完遗产税后,几乎只剩下 40%。美国对投资收人也征收很高的资产增值税,税率从 15%到 35%不等。如果卖掉长期持有的微软股票,盖茨将缴纳 15%的资产增值税,如果他兑现短期的投资所得,则要交高达 35%的联邦税,而在克林顿时代更是高达 38%。我们不妨算一笔账,如果某个有钱人将自己的股票卖掉转给孩子,那么,每一亿美元的资产只剩下 1 ×( 1–45%) ×( 1–20%) ×( 1–15%) = 37%,即 3 700万美元。

标注(黄色) - 5 当世拿破仑 > 位置 2390

要想少缴税,而将财产尽可能多地留给孩子,唯一的办法是将财产捐给自己的慈善基金会。这样做可以免除三种税,第一次卖股票的资产增值税、遗产税和每年的投资增值税。在向自己的基金会捐赠财产时,还能再抵消 40%的工资等所得税。

标注(黄色) - 5 当世拿破仑 > 位置 2416

如果说乔布斯是锋芒毕露,聪明写在脸上,盖茨则是一个平衡木冠军,看似木讷,其实聪明藏在肚子里。乔布斯用他的产品改变人们的生活,盖茨则是用他的财富改变世界。几十年后,当盖茨也去另一个世界见乔布斯的时候,乔布斯个人和家族的影响力可能已荡然无存,而盖茨通过他的基金会,将会薪尽火传。以福特基金会和洛克菲勒基金会为例,它们的影响力